
膠東在線10月25日訊(記者 劉尚鑫)金秋送爽,海風習習。10月25日上午,芝罘區濱海廣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由中國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主辦、煙臺銀行承辦的“信用筑基 流水賦能”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上線一周年廣場宣傳活動啟動。作為深耕煙臺本土的地方法人銀行,煙臺銀行以其“快接入、深應用、見實效”的積極實踐,展現了地方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擔當與作為。

中國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郭峰宣布活動啟動。他介紹道,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是服務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平臺運行一年來,已累計為全國超6000萬戶企業建立信用檔案,支持融資近7000億元,其中在煙臺地區已助力1500多戶企業融資達158億元,有效紓解了“信用白戶”的融資困境,打通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最后一公里”。

“我們早一天接入平臺,就能早一天服務企業。”煙臺銀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高杰在現場介紹,作為全國第二批接入機構、煙臺銀行在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指導下,組建專項攻堅團隊,奮力沖刺,最終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系統對接,成為山東省內除試點機構外首批接入銀行。這份“加速度”,彰顯的是地方銀行“融通共贏、惠澤社會”的服務初心。

平臺的生命力在于應用。煙臺銀行不僅快速接入,更將資金流信用信息深度嵌入信貸全流程,制定《資金流平臺營銷推廣方案》,推動平臺從“能用”向“好用”升級。截至9月末,煙臺銀行借助平臺實現授信增信的業務規模已突破1.7億元,月度環比增長超5倍,真正讓企業“數據”真正成為融資的“信用通行證”。

活動現場,各銀行機構展臺前咨詢者絡繹不絕。在煙臺銀行展區咨詢完政策的某小微企業主張先生難掩興奮:“我們這種小公司,最頭疼的就是貸款。客戶經理告訴我,以后我們良好的交易流水就是‘硬通貨’,能在平臺換成信用,貸款更方便了!”
帶著孩子參與互動游戲的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前覺得征信、資金流這些詞離生活很遠,今天通過活動才明白,信用就是財富。這樣的宣傳接地氣、有意義。”
本次宣傳活動將持續至10月26日,期間通過展板展示、有獎問答、文藝匯演等多種形式,面向廣大市民和企業持續普及平臺知識,營造“學征信、懂信用”的良好社會氛圍。
以信用筑基,用流水賦能。煙臺銀行正以其扎根地方、服務實體的堅定步伐,與政策同頻,與企業共振,攜手各方共同搭建一座堅實的“信用金橋”,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為煙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金融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