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港口煙臺港龍口客滾零碳碼頭碳中和配套項目獲得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碳中和評價證書,標志著煙臺港成功打造第二座光儲充智控一體化“零碳”客滾碼頭,這是煙臺港在新能源領域取得的又一實質性突破,更是港口踐行“雙碳”戰略、以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走進龍口客滾碼頭,一幅“光伏成網、儲充聯動、智能管控”的綠色畫卷徐徐展開。為實現能源結構的根本性變革,項目精準布局五大核心工程,構建起全鏈條綠色能源體系。在四座倉庫與客運站的樓頂3.25MW光伏發電系統如同巨大的“綠色充電寶”,充分利用建筑閑置空間捕捉太陽能;站前廣場上,4個造型別致的“太陽花”光伏系統不僅成為碼頭新景觀,更實現了光能的高效轉化。而0.25MW/0.5MWh光伏車棚與儲能設施的組合,則巧妙解決了光伏發電的間歇性難題,既能為13個充電樁提供穩定電力,又能為碼頭站房、岸電系統及照明設備輸送綠色動能。

“以前開車來碼頭乘船,總擔心新能源汽車沒電,現在停車棚里就能充電,既方便又環保。”正在充電的旅客王先生對這項便民服務贊不絕口。除了為旅客提供充電便利,項目更在能源管理上實現了“智控升級”。龍口客滾零碳碼頭能碳管控系統的部署,如同為碼頭裝上了“智慧大腦”,通過實時采集光伏發電、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數據,實現了能源使用的動態監測與智能調控,讓每一度電的流向都清晰可溯,每一項減排成效都精準可測。
從藍圖到現實,項目的推進速度彰顯了“煙臺港效率”。2025年1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者們克服工期緊、任務重等挑戰,僅用4個多月便完成全部工程建設,5月底順利建成投產,6月實現并網發電。截至目前,項目累計發電量達19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00t,有效降低了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賴,綠色效益初步顯現。
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綜合性港口,煙臺港始終將綠色發展擺在突出位置,此前已成功打造首座光儲充智控一體化零碳客滾碼頭,此次項目的落地,進一步完善了綠色港口建設模式。未來,煙臺港將持續探索新能源與港口運營的深度融合路徑,推動更多碼頭實現“零碳轉型”,為港口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煙臺港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