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陽灑滿歸途,文旅熱潮奔涌。齊魯大地正以獨特的“好客”姿態,書寫著屬于自己的亮眼答卷,為國慶文旅熱浪增添了別樣的精彩。

惠民活動精準聚焦,撬動全鏈條消費潛力。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山東以“精準化惠民”為核心,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推出多元活動,有效激活消費活力。盡管受部分地區降雨影響,10月4日,山東假日文旅市場依然秩序井然、運轉良好。納入全省重點監測的200家旅游景區,當日共接待游客451.7萬人次,同比增長2.8%;營業收入26499.6萬元,同比增長3.1%。
各地惠民舉措各具特色:濱州市創新“文旅票根聯盟”,將高速通行票根納入餐飲、住宿、景區優惠體系,同步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孫子兵法城等三大景區聯合推出聯票;青島市市北區舉辦文化惠民書市、書畫展、公益課等近30場活動,惠及群眾5萬人次;濟寧市在運河文化廣場、市文化館、市圖書館推出“藝彩濟寧樂翻天”、慶國慶·經典影片展播、城市主題繪報展等“文化大餐”;濟南市通過博物館“古籍修復”手作工坊、市文化館“西游記”沉浸式體驗,讓靜態文化資源“活”起來,提升體驗的參與性與知識性。
文旅產品多點開花,打造沉浸式體驗標桿。山東以文化為內核,打造多類型體驗式文旅產品,形成標桿效應。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節會效應持續釋放:濟寧市三孔景區推出詩書禮樂風雅集與“禮遇中秋?儒風雅集”文創商品促銷活動,尼山圣境打造有朋音樂節、粉黛花海音樂會、尼山敬師禮及尼山圣秀文化夜游吸引大量游客。
此外,東營市孫子文化園推出《尋找孫武》舞臺劇與兵法智慧體驗,打造沉浸式國漫游;臨沂市紅嫂家鄉旅游區舉辦“影視文化節——跟著影視去旅行”活動,升級版《重走支前路》活動火爆,千人合唱“歌唱祖國”,讓游客感受紅色基因。
城鄉雙向賦能+美食IP激活,構建立體消費矩陣。山東通過城鄉文旅資源聯動與美食IP打造,形成多維度產品矩陣。在城市端,濟南市“九曲黃河萬里情”項目以黃河文化為核心,提供全時段娛樂、教育、演藝體驗;起步區鵲山生態文化園(一期)開放,“新南洋溫室花園”與特色美食街,聯動米其林美食節、燈光秀,為濟南北部文旅發展注入新動能;在鄉村端,濰坊市昌邑青阜農業文旅綜合體推出手工造紙、制鹽等農耕體驗項目,臨朐縣石門坊開啟曬秋季暨農民豐收節,設置農耕體驗區與復古拖拉機打卡點,東營市舉辦第十六屆紅光趕海拾貝節暨海鮮美食節、“蟹”逅老十五漁趣嘉年華等活動,將地域生態資源與文旅體驗深度結合。
放眼齊魯大地,新業態、新場景、新產品不斷涌現,為出游提供更多選擇,為游客帶來更新體驗,在國慶文旅畫卷上描繪出一幅幅動人的圖景。相信文旅產業與各行各業攜手,相互賦能,融匯傳統與現代,將為人們帶來更多難忘的旅行記憶。(文/郭元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