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山東省商業航天創新發展會議在煙臺海陽東方航天港成功舉辦,重磅發布《山東省加快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成為全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高光時刻”。這一天,從頂層政策發布到火箭刺破蒼穹,從產業藍圖共繪到金融資本精準對接,一場貫穿全天的“商業航天盛宴”精彩上演。來自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行業領袖、頭部航天企業代表、金融投資機構代表等260余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商星海大計,同繪產業宏圖,共同見證山東商業航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跨越。
在商業航天創新發展會議舉辦期間,東方航天港集團成功舉辦產融協同·商業航天企業投融資路演專場活動。東方空間(山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箭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11家覆蓋商業火箭、衛星制造與應用、航天動力系統等核心領域的頭部企業依次登臺,以硬核技術與清晰規劃,展現中國商業航天“全鏈條突破”的強勁勢能。
在火箭板塊,東方空間作為“引力一號”運載火箭的研發主體,不僅憑借該型號刷新全球固體火箭運力紀錄,更實現成本降低40%;現場透露,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二號”可回收火箭研發已進入關鍵階段,未來將推動固體火箭邁向規;厥招码A段;星河動力航天以“國內商業航天發射次數最多”的亮眼成績登場,累計完成20次火箭發射任務,成功將85顆衛星送入太空,持續突破商業航天“入軌能力”天花板;箭元科技憑借國內首創的“不銹鋼箭體+液氧甲烷”技術方案,以工業化制造思路破解中大型運載火箭回收與成本難題,其“元行者一號”火箭即將迎來首飛。

在衛星板塊,天儀研究院深耕商業SAR衛星領域,以毫米級形變監測技術為應急響應、國土規劃、能源勘探等領域提供高精度數據服務,已形成成熟的商業應用模式;最終前沿航天科技公司聚焦低軌衛星通信賽道,攻克全鏈路核心技術,首顆試驗星成功入軌后,正加速推進商業通信星座組網,為航天通信應用按下“加速鍵”。
此外,專注航天“心臟”研發的宇航推進、突破全流量補燃循環技術的星梭科技、研發20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的青島宇辰時空等企業,也紛紛亮出核心技術成果,讓“中國商業航天從跟跑向領跑躍遷”的圖景愈發清晰。

路演結束后,互動交流環節架起了資本與產業深度對接的“橋梁”。方正和生投資、中信金石投資、元航資本、達晨資本、洪泰基金、中信證券、山東省財金集團、山東新動能基金、國開行山東分行等國內一線投資機構代表,圍繞企業的技術壁壘、盈利模式、落地規劃等核心議題展開提問,企業代表逐一細致回應,雙方就潛在合作方向、資源對接路徑展開深入探討,部分企業與投資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商業航天的發展,需要技術與資本的同頻共振。”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志軍在致辭中表示,國豐集團將持續支持東方航天港打造“固液兼容、常態高頻”的發射保障能力,力爭到2030年建成匯聚百家企業、年產值突破千億元的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園。

作為本次路演活動的承辦方,東方航天港(山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國表示,東方航天港集團將發揮自身核心能力與專業優勢,整合鏈接國內優質資源,共建東方航天港商業航天產業生態,致力于成為產業生態發展的“超級節點”,推動實現“技術轉化、資本循環、生態繁榮”三大加速,助力實驗室技術快速走向發射場,推動早期投資共享火箭升空與數據紅利,最終構建起“火箭-衛星-數據-應用”的閉環價值鏈,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注入產融協同新活力。
在東方航天港,技術、資本、政策正逐步實現“三維共振”。未來,這里將誕生更多“上天入地”的航天創新成果,為中國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注入“北方增長極”的強勁動力。讓我們共同期待,東方航天港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續寫更多新篇章。ㄍㄓ崋T 姜項文)






2020年全國“放魚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煙
山東滑雪高手匯聚“雪窩”煙臺 賽場飛馳比
2000余名民間藝人齊聚
以新姿態奔赴新征程
